编者按:夏日时分,日照大地,长空如洗,草原辽阔,从高山至草原,沿沃野至河畔,内蒙古大地洒满了大自然的颜色,生机勃发。6月5日-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让内蒙古税务系统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倍感珍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区税务系统上下引发强烈反响。
在鸿雁的故乡乌梁素海,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当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等情况,察看乌梁素海自然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据报道,乌梁素海原为黄河故道,是1850年黄河主河道在河套地区南移后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曾经的乌梁素海,水草丰美、碧波荡漾、候鸟翔集,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当地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和农田退水排入乌梁素海,水体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乌梁素海保护工作,2019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抓好内蒙古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
近年来,内蒙古各级税务部门稳步推进环境保护税法、资源税法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在内蒙古实施,通过税费优惠正向激励与税收限制反向约束的“双向驱动”,从不同维度发挥税费政策的导向作用,助力自治区生态综合治理。
“内蒙古自治区税务部门对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编制形成了《支持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这本指引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与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有关。”自治区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赵晗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确保各项支持荒漠治理、推动低碳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为生态保护作出税务贡献。”
“我们对水污染物等4类应税污染物依法征收环境保护税,倒逼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减少污染排放与资源消耗,”自治区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副处长赵海鹰介绍道,“另外,我们积极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对水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税收调节。征收水资源税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财政收入,更在于其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意义。”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近几年水资源税改革的绿色税收杠杆作用已初显,全区污水处理回用水量上升明显,由试点前的3.42亿立方米增加到2022年的4.99亿立方米,增幅达46%;全区工业用水量下降明显,由试点前的15.72亿立方米减少到2022年的13.24亿立方米,降幅达16%。”
在巴彦淖尔,依托乌梁素海丰富的芦苇资源发展起来的内蒙古乌梁素海实业公司,探索芦苇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用芦苇生产食用菌棒种植黑木耳、编织苇帘和各类工艺品、生产饲料和燃料,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苇业、渔业、旅游业三大传统产业实现了生态美与产业绿深度融合、好生态与好生活相辅相成、生态理念与治理效能有机统一。
据了解,像内蒙古乌梁素海实业公司这样的企业在巴彦淖尔还能找到许多。为了推动市场主体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路子,当地税务部门着眼绿水青山的生态面和金山银山的产业链,以环保税为主体,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和车购税相配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绿色税收政策为补充,不断优化绿色税种体系,形成“多税共治”格局。
当地有句话说得好:“生态好不好,候鸟最知道。”随着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生态功能不断恢复,以往绝迹的候鸟又陆续回归,曾经因水质恶化而离开的鸿雁如今又飞回乌梁素海,目前,迁徙经过这里和在这里繁殖的鸟类已达260多种。初夏时节,乌梁素海辽阔的水面上,波光粼粼,芦苇摇曳,再次焕发生机,“塞外明珠”的光彩正在重新绽放。
“未来,我们将继续一手抓征税抑制高污染高耗能,一手抓减免税引导节能减排,通过收与减双向协同调节,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形成对产业转型长期激励的合力,引导全市企业‘向绿而行’,为低碳发展增添力量,为建设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税务力量。”巴彦淖尔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培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