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为全面落实党中央“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的安排部署,我市印发实施《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扩内需战略基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消费恢复升级、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产业流通双向提升、改革开放多措并举、安全发展统筹兼顾,切实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当前,居民消费需求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而民营企业作为占比超九成的市场主体,一头托起市场供给,一头撑起消费能力,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意见》实施,就是在释放扩大内需政策红利基础上,更好引导民营企业发展需求,自觉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后续,市发改委将结合近期国家出台的“促消费20条”“民营经济31条”等若干政策,奋力创造更优发展环境,在培育壮大民营企业上出实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是扩大内需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持续创造和引领新需求。尽管眼下,消费市场还存在着大宗消费需求动力不足、居民消费预期持续转弱、商贸企业智慧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整体偏慢等问题,但只要坚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新需求,消费市场就会源源不断地获得稳定恢复的动力。客观分析,民营经济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促创新、惠民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市发改委聚焦“六大产业集群”建设,重点以“绿”为链,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转型。民营企业在产业转型进程中,精准定位、自我革新、协同并进,在塑造强韧的消费品工业、提升优质消费品供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上半年,共计启动实施集群项目288个,总投资3245亿元,已完成投资271亿元,完成产值1155亿元,增长12.9%,占全市工业比重89%左右。另一方面,《意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培育特色品牌,解锁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新需求。上半年,全市网络零售额158.3亿元,同比增长25.1%,“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线上活动火热开展,累计实现订单量960万余单,交易额实现2.5亿元。夏季音乐节、文化节、美食节等活动多点开花,消费新场景不断拓展。同时,地摊经济、夜间经济亮点突出,夜食、夜购、夜游、夜健等多业态融合并举,全市已开放42处早夜市、周末集市、大型商超外摆。
二是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就业“稳定器”作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而民营企业作为就业的蓄水池和增加收入的重要载体,在提升消费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意见》强调要加大稳岗就业支持力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上半年,全市深入实施“宜业首府”建设三年行动,推动首府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4万人,新增总量在全区排名第一;实现大学生留呼、回呼、来呼就业创业2.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26.4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4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62万人。另一方面,《意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员工充分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全市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5月挂牌成立呼和浩特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中心,积极与工会、法院建立联合调解,不断完善多元化解集体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同时,不断加强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对全市235个在建工程项目常态化开展“双驻双查”,人社部根治欠薪平台举报投诉线索3458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达到100%。
三是实施扩大内需为民营企业塑造良好发展的环境。在适宜的环境中,民营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一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该减的事项减下来、该清的障碍清干净,充分释放和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上半年,高质量完成“两优”专项行动,精简优化市本级行政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减权放权事项158项;压减材料要件800件,减少办理环节338个,办理时限压缩比例提升至76%,内部管理事项优化“三减”101项。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115项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1040项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839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978项事项实现“掌上办”。另一方面,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以打造“蒙企通”“信易贷”两个平台为抓手,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蒙企通平台已入驻53780家企业,上传惠企政策445个,处理意见诉求681条,办结率100%,五星好评率97.4%;信易贷平台向自治区“信易贷”平台推荐“白名单”企业4173家,新增入驻企业16602家,为企业放款7348万元,累计入驻企业27036家,放款金额3.12亿元。